有网友问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意义,下面小编就以3087字给大家详细介绍新青年下乡的意义,预计阅读需要8分钟!
图①:翁瑜主持文艺类节目。
资料图片
图②:梦然和孩子们一起表演节目。
资料图片
图③:阿娜木龄和丈夫张智在基层演出。
何 娟摄
图4: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绿意盎然。王尚云摄(人民视觉)
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推动文艺创新......多年来,内蒙古乌兰牧骑为广大农牧民带来了丰富的文艺演出,被誉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以乌兰牧骑为代表,全国文艺工作者不断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在送文化下基层的道路上,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阿娜木龄:
走村串寨送歌舞
1998年出生的阿纳木玲,是一名年轻的葡族舞蹈演员,2011年毕业于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舞蹈表演专业,2016年进入怒江葡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群。
2017年,怒江州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美丽公路”尚在建设中(“美丽公路”是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重点工程,也是滇西旅游重要干线通道)。阿娜木龄和队员们在下基层的路上,交通条件十分不便。山路崎岖坑洼,雨季更是泥泞不堪。但阿娜木龄和同事不惧艰险,把歌声和舞蹈送到了怒江州4个县的村村寨寨。让阿娜姆玲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的一次演出,在距离贡山独龙怒族自治县100多公里的地方,一辆修路挖掘机和他们乘坐的中巴车发生了割伤,一个多小时后,车辆勉强安全通过。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让阿娜姆玲哭笑不得的事:刚刚下过雨的山路崎岖不平,她正打开车窗呼吸,一辆汽车飞驰而过,水坑里溅起了水花。当阿娜姆玲反应过来时,她发现自己浑身都是泥和水,衣服鞋子也没能幸免。就这样,她满身"礼物"来到了贡山县。
2020年,我国决战脱贫取得决定性胜利,“美丽公路”正式通车。阿纳木林说:“现在送文化下基层的条件明显改善,艰难险阻的道路变成了通途,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系列的变化正在发生,阿纳木岭的怒江州民族文化工作组从成立之初的乌兰牧骑式宣传队,到现在的民族歌舞团,再到现在工作范围更广的民族文化工作组,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阿纳木岭说:我们仍然每年走村串户,把热情的文化节目送到群众手中。
阿纳木玲平均每年演出70多场,与亲人聚少离多,为了让家人团聚,今年,阿纳木玲的丈夫张志也从昆明来到怒江,为了一起演出,小两口特意排练了双人舞《秦升新语》,一起将文化送往乡村。
今年3月30日,阿纳木岭在福贡县鲁马登乡阿鲁地扶贫安置点搬迁现场演出。演出还没开始,天空突然变得灰蒙蒙的,下起了倾盆大雨,观众早早就等在了这里,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四五十岁的孩子,都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演出的开始。大雨中,阿纳木岭和队员们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舞蹈《轻舞飞扬》,歌曲《爱的部落》......雨越下越大,但看到热情的观众,阿娜莫玲觉得自己的心在燃烧。
这些年来,阿纳木玲见证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感受到了农村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文艺工作者,但我想为父老乡亲和养育我的土地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阿纳木玲说。
翁瑜:
文艺节日不放假
出生于1996年的翁女士被认为是送文化下基层的"老兵"。翁女士出生于一个文艺世家,父亲是浙江省的曲艺演奏家"父亲有句口头禅:‘曲艺节不放假’。那一年,我跟着他去演出,看到了人山人海的场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父亲这句话的深意。有假期的时候,人们更渴望拥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翁女士说。此后,翁女士也在心里写下了一句话"文艺节不放假。"长大后,翁玉从跟随父母到基层,慢慢转向主动到基层2015年,翁玉考入浙江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每年元旦她都会到基层演出:2016年大年初一,濮阳镇罗家庄;2017年大年初一,濮阳镇桃北新村;2018年大年初一,海图益农镇中李村;2019年大年初一,西湖区上城戴村...2019年8月,翁宇进入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正式成为一名青年演员。
"文艺节没有放假",别人放假的时候,正是翁宇"上班"的时候。工作以来,翁宇参加了数百场基层演出。2020年,翁宇共演出107场。翁宇说,到了旺季,每天演出是常态,有时一天有两场甚至三场。"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
多年来,翁在草根演出的经历让她深深感受到了草根对艺术的期盼和热爱,在基层演出时,往往一搭台,观众就过来询问开演时间,往往在演出前半小时,台下就坐满了观众,夏天天气炎热,观众边看边摇扇子,冬天寒风阵阵,观众裹着外套观看,有时遇到阵雨,观众还黏着观众,为每一个节目鼓掌。“群众有需求,文艺工作者应该多到基层去,传递更多积极向上的表演内容。”翁说。
翁宇也坦言,多年的基层演出经历对她帮助很大。“我现在的演出还有很多稚嫩,每一次基层演出都在我前进的路上留下了足迹,带给我成长和收获。”翁宇说。有一次,在基层演出时,翁宇注意到观众席上有很多老人,因为座位有限,年轻人主动起身给他们让座;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他们的子女推着轮椅带他们去看演出。在他们身上,翁宇看到了敬老孝敬父母的美好品质,受此启发,她创作了《莲花落》歌曲《忘不了》,这首歌讲述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当父母老去,子女应该回报和照顾他们,这首歌后来获得首届《庄子杯》全国优秀曲艺作品奖。
转眼间,翁宇把文化送到基层已经6年了。“未来还很长,只要群众喜欢,有需求,我就会一直走下去。”翁宇说。
梦然:
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我还是那个和以前一样的少年,没有一丝改变,时间只是一次考验,心中种下的信念丝毫没有减少......”一首《青春》让很多人认识了创作者梦然。
1989年出生的孟然,在2019年底写给梦想家自己的《少年》,鼓励自己保持饱满的初心。作为音乐人,孟然是新文艺群体中的一员。与传统文艺群体不同,新文艺群体是随着文化产业、网络新媒体技术等的发展而蓬勃发展起来的文艺群体,它往往以个体的形式散落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生力军。独立演员、音乐家、舞蹈家......越来越多像孟然这样的年轻人,带着自己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服务,加入了送文化下基层的队伍,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送文化下基层、心连心艺术团等。,走进四川大凉山、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甘肃乌兰浩特、临夏......在过去的几年里,孟然去了很多地方。
在大凉山,当孟然翻山越岭来到她在山里的小学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新建了一所学校,窗户干净的教室......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有了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里有一个小男孩,大概是一二年级,看到孟然激动得哭了。他向孟然讲述了自己对这首歌《少年》的喜爱,感觉自己就像那个小男孩。阳光洒在孟然和男孩身上,孟然觉得阳光好像可以照进他的心。"那一刻,我的心受到了洗礼。”孟然说。
她的词曲能给远方的孩子们带来鼓励和希望,这是我从未想过的收获,因为《少年》这首歌,她觉得自己和这些地方、这些孩子有着特殊的联系。
草根的经历和阅历,给孟然带来了能量的同时,也给她的创作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素材,孟然在《光》这首歌中写到:跨越平凡,成全我的勇敢,无论走多远,身上的微光都不会减少,即使我是尘埃,留在某个平台上,我也可以在黎明前从头再来,光阴似箭的勇气从未落下,无论多么黑暗,我的脚步也绝不后退。
在送文化走基层的过程中,孟然看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观察到了生活的百态,她尝试用中国的词曲来传递中国精神和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孟然希望发挥新文艺界的特长,用歌曲来影响灵魂,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