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山川秀美造句子二年级?
①
这里的景色真是山川秀丽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不仅山川秀美 而且地域广阔 人情本土是非常好的
③
这里山川秀美风景如画,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二、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造句子?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山川美造个句子?
我们这里不仅山川美,河流更美
例如,我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
亲爱的祖国大好山川美如画
四、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造句?
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水又清澈又碧绿。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苏州的园林各有特色。
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
五、两个河流两个大海仿写句子?
1.每一条河流最终都会流向大海,因为河流的终点就是大海。2.大海是河流的母亲,河流终究回到大海的怀抱。3.河流游遍山川后,却不如大海宽广,而大海的宽广是因为它容纳了河流。
中秋的夜,谁是谁的陌路。走过了爱的河流,越过了情的执着,谁在寂寞的月光下,守着那千年的清秋。
2.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
回答问题:“两个河流,两个大海”,仿写句子。仿写这样的句子,首先考虑的是句子样式——结构整齐,词性相对,仿写出这样的结构样式就可以了。然后是内容,仿写句子的内容是不能相同的,要创新,要写出新的内容来。这就需要想象联想。本句可以这样仿写——三座大山,三条峡谷。
1.黄河与长江这两个河流不一定流向东海与渤海这两个大海。
2.去游遍大江南北,经过两个河流和两个大海,这次游玩很有收获。
3.两个河流潺潺流水,流向两个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4.两个河流向两个大海奔跑。
扩展资料
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六、关于赞美山川来表达怀才不遇?
1.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2.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张九龄《感遇》
3.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
4.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白居易《放鱼》
5.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6.岂无登陆计,宜弃济川材。——项斯《黄州暮愁》
7.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刘长卿《谪仙怨》
8.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郭震《蛩》
9.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宋之问《送杜审言》
10.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11.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13.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陆游《自嘲》
14.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15.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16.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1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8.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李白《古风·其十五》
19.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其二》
20.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杜甫《古柏行》
21.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粱甫吟》
22.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李贺《开愁歌》
23.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陆游《长相思》
24.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25.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26.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27.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
28.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晏几道《蝶恋花》
29.准拟骑鲸,不然射虎,一吐胸中郁。——陈维崧《念奴娇》
3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1.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32.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3.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苏轼《沁园春》
34.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刘长卿《别严士元》
3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6.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日齐山登高》
37.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38.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杜甫《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39.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40、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1.把吴钧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42.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3.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白居易《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44.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黄庭坚《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45.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贾傅》
46.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47.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8.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49.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50、思往事,嗟儿剧。怜牛后,怀鸡肋。奈棱棱虎豹,九重九隔。——史达祖《满江红·书怀》
生查子·独游雨岩》原文
宋代: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生查子·独游雨岩》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蓝天上有飘动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飘动的白云里。
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那响声不是来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声悦耳无比。
注释
1.雨岩:在江西永丰县西南博山附近,岩中有泉水飞出,如风雨之声。
2.行云:云彩流动。
3.和(hè):跟着唱
4.余:我
5.空谷:深谷。《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生查子·独游雨岩》出处
这首词写于罢官之后的带湖闲居时期。在职期间,他积极筹措恢复中原大计,遭到主和派的排斥、打击和嫉恨,被朝廷罢职闲居。抗战理想不能实现,报国壮志一筹莫展,因此,诗人感到苦闷和孤独,便写了这首词来抒发胸中的悲愤。题目中的“独游”二字,已经透露出了这种意味。
《生查子·独游雨岩》练习题
1.作者是如何写清溪的?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2.“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
3.作者是如何写清溪之“清”的?请联系作品具体分析。(4分)
4.此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4分)
5.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5分)
6.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作者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至连自己也在随水中的流云移动。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来衬托溪水的清澈透明的。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的特点。(意对即可)
2.词中写自己“高歌”而问“谁和余”,意在殷切希望有相和者。不闻有人和,只有“空谷”中响起“清音”,表达了作者心境之孤独、寂寥。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却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意对即可)
3.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反衬溪水的清澈透明的。(2分)作者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至连自己也在随水中的流云移动。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之“清”。(2分)
4.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如今只有赋闲乡野,反映了内心的孤独、寂寞。(2分)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2分)
5.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虽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分析3分;分号前后三处,答出一处给2分,答出两处以上给3分)
6.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更是视“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3分)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3分)
七、异域山川出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出处
说一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诗。
诗作者是日本的“长屋王”,《全唐诗》的注释是“长屋,日本相国也”,其人乃天武天皇之孙、高市皇子之第一子,生卒年为公元684年-729年,是当时日本政坛的重量级人物。长屋王曾制造一批袈裟赠送给中国高僧,且在袈裟之上绣有此诗,其时大约为唐玄宗执政初期。诗的全文如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此诗在历史上的最大影响,是让高僧鉴真对日本产生了极为友好的观感。公元742年,来唐的日本留学僧荣叡、普照在扬州拜谒鉴真,请求鉴真向日本派遣戒行优秀的子弟,鉴真回复道:“昔闻南岳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兴隆佛法,济度众生。又闻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思量,诚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也。”
2.背后有何历史背景
这段记载,见于日本僧人元开所著的《唐大和上东征传》。长屋王施赠袈裟的善意,无疑强化了鉴真接受邀请、东渡日本的决心。他询问弟子中有无人愿意响应此番“远请”前往日本传法,众弟子皆沉默无语——在当时的唐人眼中,日本乃是地处僻远、野蛮不化之地,按弟子祥彦的说法,“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渡海的风险太高,投胎为人不易,投胎在中国为人更不易,故“众僧咸默无对”。见此情状,鉴真转而对荣叡、普照二人回复道:“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荣叡、普照邀请鉴真东渡,执行的是日本政府交代的使命。自公元733年来到唐朝,二人即在洛阳、长安等地四处探访、邀请高僧,始终没有成果,直到遇上鉴真。
日本政府之所以派人来唐朝聘请高僧,有两个原因。其一,佛教传至日本后,长期未能形成完备的戒律制度,尤其是未出现拥有正式授戒资格的“三师七证”(共10名僧人),故元兴寺上奏请求向外国聘请有授戒资格的高僧(范围不限于唐朝,也包括高丽、印度等地的高僧),得到了天皇的许可。其二,当时的日本,为逃避租税、劳役而私自剃度出家者甚多,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动力征发。聘请有资格的授戒师,来建立完备的考试、受戒、度缘、公验制度,有助于改变私自剃度风行这一社会现象。
唐玄宗天宝二年,也就是公元743年,鉴真与21名自愿随行者第一次东渡。同行者还有荣叡等人邀请的道航(权臣李林甫之兄的“家僧”)与如海(高丽僧)。道航自视颇高,看不起如海,以“少学”为由反对如海一同东渡。被激怒的如海前往当地衙门告发道航,说他造船入海是为了与海贼勾结,计划引“五百海贼入城来”。地方衙门逮捕了荣叡、普照、道航等人。长达四个月的调查之后,如海因诬告被判杖刑六十,道航一众人等被释放,海船被没收为官产。
同年十二月,鉴真第二次东渡,同行的僧人、工匠、画师等共计80余人。出发后不久,航船遭风浪击破,众人无奈登岸修理航船。航船修毕,启动第三次东渡,驶至舟山海面却又触礁,众人不得不再次上岸,前往明州(州治在今宁波一带)的阿育王寺暂住。期间有“越州僧”向官府告发荣叡等人,说他们引诱中国僧人前往日本,荣叡被地方逮捕送往京师,途径杭州时诈死逃走。
天宝三年,众人准备第四次东渡,前往福州购买粮食、置办航船。弟子灵佑等人不愿鉴真再做生死难测的东渡,前往官府告发。众人在黄岩县被官府追及,押送回籍。
天宝七年,荣叡、普照再次前往扬州谒见鉴真,筹划第五次东渡。众人于六月份自扬州启程,结果遭遇飓风,在海上漂流十余日至海南岛。在海南,鉴真一行滞留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天宝九年才经雷州半岛绕道广西,经广东、江西北归。北归途中,鉴真遇到一名自称能治疗眼疾的胡人,该庸医将原只是“眼光暗昧”的鉴真治成了完全失明。荣叡也在北归途中去世,这给了普照极大的打击,他既不愿去扬州被地方官逮捕(引诱鉴真东渡之罪),也不忍继续鼓舞年迈体弱的鉴真继续尝试东渡(时已六十三岁,最倚重的弟子祥彦等也已去世),遂于中途与鉴真告别。
天宝十二年(753年)十月,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前往扬州拜访鉴真。藤原等人告诉鉴真,他们已知晓鉴真五次东渡,故在京师时,使团曾试图从唐玄宗处获得高僧东渡的许可。但唐玄宗的旨意是“令将道士去”,希望使团带回日本的是道士而非僧人。藤原让鉴真自己决定,是否要冒着偷渡的风险,第六次前往日本。鉴真做了肯定的答复。十月十九日,鉴真一行随使团悄悄离开扬州,十二月十日抵达日本。六次东渡,前后历时十二年。
公元754年,鉴真入平城京,在东大寺大佛殿钱,为太上皇圣武天皇、孝谦天皇及僧俗400余人授戒。公元758年,日本朝廷表彰鉴真的功绩,赐予其“大和上”的称号,并赠亲王旧宅为鉴真的专修道场,即日后著名的唐招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