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你知道论坛吗?这两年,知乎上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在70、80后看来,这个问题就像孙燕姿被贴上“冷门歌手”的标签一样不可思议。作为互联网社交的鼻祖,论坛是这一代人成长的记忆。那时,他们还年轻,这比ACGN和元宇宙更时尚、更受欢迎。
作者 | 卓宇
编辑 | 子睿
最近一次,BBS论坛被媒体关注到还是因为一次股吧宕机事故。
11月12日上午,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东方财富股吧“倒闭”,东财股吧打不开了。#东方财富股吧崩盘#的话题也出现在微博上,但关注度不到500万,评论也很少,连搜索最多的话题都没有。
这让从BBS黄金时代走过来的人看了不禁感叹:股吧早年曾是BBS最受欢迎的兴趣部落之一,如今却成了“遗族”,存在感是越来越虚弱。
天涯社区,也是当年论坛最初的聚集地,去年停播了24个多小时,最终未能登上微博聚集的最热门话题榜。
论坛是中国互联网社交梦开始的地方。在最流行的元宇宙概念中,BBS是最早的虚拟社区,也是元宇宙的起点。但在00后开始的互联网记忆中,天涯、猫扑等社区论坛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微博、哔哩哔哩。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论坛?
1、收藏夹里的记忆
下午股市收盘时,陈宇习惯性地进入东方财富证券交易所,开始阅读论坛上的一些热点话题。鼠标滚轮不停地滚动,电脑屏幕上上下列出的帖子就像一个冗长的图书目录,在底部看不见。
陈宇点开了一个有上百条评论的帖子,看着网友评论堆积的楼层,时而微笑,时而感叹。评论很少,每天都是看大家在讨论什么,一般晚上这里最热闹。"
股吧跳水,是这位70后股民的日常。陈宇在2007年赶上6000点大盘,一头扎进股市。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买的第一只股票是第一只股票,这只股票的股吧链接还在收藏夹里。
在他满满的收藏夹里,还能看到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骨灰级社区的链接入口,包括一些军事、电脑兴趣论坛。
“当我们在论坛贴吧上浇水、冲浪的时候,就像年轻人聊微信、刷微博、看短视频一样着迷。陈宇对论坛有着他那一代人独有的记忆。
他说,随手点开西祠胡同“记者之家”的页面链接,那是他初入媒体时经常混迹的讨论板块,但图片弹出的却是“404”。陈宇喃喃自语:看,不见了。"
直到陈宇在网上看到00后问什么是论坛,他才意识到论坛这个词离开公众视野太久了。
BBS的英文公告牌系统,译作《电子公告牌》,起源于国外,最早用于发布股市行情等信息。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商业信息网站,另一种是人们经常提到的网络论坛。
中国最早被认可的论坛网站叫做曙光论坛,它成立于1994年,地点是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最早进入公众视线的是清华大学第二年正式成立的校园论坛——水木清华。
初代网红芙蓉姐姐的经典S造型/视觉中国
水木清华曾经代表了中国大学的网络社群文化,聚集了大量的高层次知识分子。她也在这里走出了初代网红芙蓉姐姐。
当时,国内互联网方兴未艾,移动网络还处于2G时代,手机只能发送短信,人们普遍使用拨号上网,需要的工具是电脑、“猫”和电话线。互联网工具的局限性意味着论坛在早期只是少数用户的社会舆论场。
如今,20年已经悄然过去,公众社交上的话语权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从少数变成了多数。曾经辉煌一时的论坛逐渐没落。面对官方账号、微博、内容社区、短视频和弹幕网站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兴起,即使是幸存下来的论坛也逐渐成为互联网的古董。
应了那句话,时代抛弃了我们,从来不打招呼。那么,BBS经历了什么,直到它失去了声音?
2、BBS兴衰史
提到BBS,绕不过天涯、猫扑这两座“鼻祖级”大山。
在诞生时间上,猫扑成立时间比1997年的天涯早了两年。网名为MOP的湖南网友田喆最初创办猫扑是为了收集电竞资讯,与志同道合的玩家交流。他不想为论坛盛宴做出贡献。
猫扑诞生时,国内第一批高科技用户已经在ina.com前身石立方论坛畅所欲言。那一年,中国足球队在大连金州惜败卡塔尔,以一分之差失去世界杯出线权。现场看球的网友老荣在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锦州不相信眼泪》的文章,被外界广泛流传,成为体育网文的里程碑。
作为国内最早的游戏社区,猫扑主要走小众、精英化路线。千禧年前后,经过传统媒体的接连“曝光”,猫扑涌入了大量20至30岁的年轻新用户。站内聊天内容不再局限于游戏,从而突破了从小众论坛到综合论坛的针尖市场。
当时,天涯社区的网友都在热议宁财神在《天涯,烂地方》上的一篇热帖,他后来写了《武林外传》。他用言辞恰恰相反的笔触,吹嘘天涯学问氛围浓郁,文学精英云集。
天涯和猫扑成为当时国内网民最好的交流舞台,吸引了大量像宁财神这样的文人诗人,以及精英学者,也带火了许多文学知识产权和第一代网络名人。
天下霸唱写《鬼吹灯》的时候,天天泡在天涯的《连鹏胡说八道》里。当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在天涯《煮酒史》连载时;慕容雪村在天涯写下《成都,今夜请忘记我》。
猫扑更被视为网红文化的发源地:从奶茶妹妹到罗玉凤、犀利哥;从网络爽文作者赵嘎驴到恶搞视频创作者易小星教授:从《吊科比不吊柯南》到不要迷恋哥哥;从浇水催促到LZ、BT、YY等拼音缩写和233表情符号。
千禧年的第一个十年是论坛的黄金时代。但是,太阳底下一定有阴影。随着家庭宽带的普及,互联网流量的快速扩张,商业化和理想化的矛盾出现在天涯、猫扑这些论坛面前。
个人电脑时代的论坛,大部分是花钱赚的,广告收入也少得可怜,缺乏丰富的现金渠道,如电子商务和支付。许多论坛发起人的动机是激情或个人兴趣。一旦规模扩大,就会面临输血的问题。
2004年,天涯先后接受IDG资本、清科集团、分众传媒、谷歌1000万投资的首轮融资。经过两轮“输血”,天涯开始认真考虑造血,组建专职运营团队尝试广告流量变现。论坛上参差不齐的广告让天涯看到了首次公开募股的曙光,但却为老用户的离开埋下了伏笔。
选择接住资本橄榄枝的那只猫也未能幸免。2004年,猫扑被千橡集团收购,导致大批骨干员工外逃。两年后,猫扑将门户网站转型为体育、娱乐等多种渠道。曾经的游戏净土,变成了鱼龙混杂、娱乐横行。
除了自身的造血问题,天涯和猫扑显然忽视了KOL的造血能力和不可或缺性。直到后来的新浪博客利用名人效应争夺用户,两位老前辈还是希望用残存的情怀留住KOL,而不是建立合理的流量红利机制。
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经逐渐取代个人电脑,成为Z一代年轻人上网的主要工具。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上网方式,也重塑了新的网络生态。从主页到应用,在历史洪流之前,微博和微信逐渐取代论坛,成为Z一代年轻人的社交平台。
与论坛一起,我们也熟悉网络流行词,灌水是论坛用户的日常生活,意思是发布没有实际阅读意义的帖子或评论。而在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出现后,这个词也随着抖音的天涯、猫扑逐渐被互联网遗忘。在过去的10年里,天涯、猫扑等一大批老牌论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停滞不前或倒下。
猫扑上一次被提及,是在今年发布公告:正式关闭发帖功能。只是网友们在这个坚挺了20多年的山头留下了一句“我的青春结束了”。
3、社交不死
我们告别BBS,其实是在告别一代人的对话方式。
论坛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步,最早满足了人们在线的所有互动需求,如获取新闻信息、关注私人朋友、展示个人作品、更换二手物品等。而在天涯、猫扑这些传统的论坛社区,早期并没有放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交。
在论坛时代,如果你想了解宁财神,你必须在世界尽头查看他的个人主页,你可以看到他的昵称和个性签名。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他的性格?你的习惯和爱好是什么?我们必须从他的帖子中寻找线索。
百度贴吧和豆瓣是少数拥有论坛基因的幸存者。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户标签。通过两款产品在用户主页上设置的关注栏和拼团,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个人的年龄、人口统计、三观等信息,从而描述出这个人的整体轮廓。
无论是当年号称百度最大吧的李一八,还是如今聚集了30万年轻人的豆瓣反消费派,网友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标签在社交网络上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
不仅是这些论坛平台,目前的主流文化社区也是如此:虎扑的标签有男性、篮球、足球、电竞;RED的标签有女性、美妆、时尚,种草和网红;哔哩哔哩的标签分别是年轻人、ACGN、游戏和鬼畜。
这似乎表明,BBS的终结最终是一个垂直社区。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不死,论坛的基因就不会消失。
事实上,在主要的实名社交网络服务人人网出现后,论坛在许多人眼里逐渐成为过去。当年,开心农场上全民“偷菜”的火爆,让人人网打败了论坛和博客。最核心的原因是“找朋友”的社交属性。
曾经有人形容人人网是中国版的脸书,而微博则被视为中国的推特。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人人网在微信诞生三年后就开始做移动端了。在智能手机全面普及之前,新浪就已经在测试微博了。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上网方式和习惯。当随时随地上网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社交需求被进一步放大。
在移动时代崛起的微信和微博,分别是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领域不断进化的代表。从官方账号、朋友圈到超级词、搜索最多的话题,这些产品功能无一不是为了强化社交属性。
时代在变,时代里的年轻人也在变。QuestMobile发布的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显示,在5年内,Z世代的用户规模翻了一番,达到95后和00后的3.2亿,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生力军。
因此我们看到,社交属性不断裂变扩散,流量也在渗透细分:
Z世代年轻人成为移动互联网主力军/视觉中国
Z世代喜欢ACG文化,这使得Bilibili的崛起突破了针尖市场;喜欢听音乐和看视频,这使得网易云音乐和快手抖音;喜欢颜值消费,RED有网络名人草;喜欢偶像追星,这有造就了一场微博粉丝经济的狂欢。
纵观这些当代人的主流对话平台,或多或少都留下了BBS时代的深刻印记。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又上演了一轮讨好年轻人的战争。
作为国内新闻、时事和娱乐八卦的第一发酵阵地,微博的担忧是如何确保现有的全民对话和交流地位不会被快手、抖音和哔哩哔哩等新的社交平台夺走,就像微博取代的那样天涯毛铺。
而这些年备受关注的知乎和哔哩哔哩,正遭受着突破针尖市场带来的流量反噬。论坛时代,天涯、猫扑老一辈的经验已经得到验证:小众社区走向公共平台,势必会造成原有用户粘度的影响,越垂直的社区,影响越大。
看看20年后中国网民的规模:已经突破10亿。论坛是中国式社交梦的起点,却在盛世中逐渐被遗忘,让人感慨:天涯绝迹,社交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