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吵架如打架,虽不伤身,但伤人!”
所以吵架也跟打架一样,总会有个胜负,无非是胜者心理能够稍微好受一点,负者心理憋屈一点罢了。
可以说我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都在与人争吵,还没上学的时候,与小朋友一起争抢玩具而争吵,虽然该不会说太多的字,但是也会凭借谁的声音大,就是胜利的一方。
上学时也会因为鸡毛小事与同学发生争吵,而那时候的争吵也已经开始有理有据,在同学们面前,输赢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关乎面子问题。
长大后,我们也会因为利益,因为习惯与别人发生争吵,这时的争吵已经不太关乎面子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损失。
以和为贵的价值观还是建议大家,能忍则忍,毕竟输赢很多时候都显得不那么重要。
我们长这么大了,会与同学,朋友,邻居,陌生人,家人,领导,同事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发生各种各样的争吵,这都是一个人成长进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事情,与其他人的争吵或许总会在乎个输赢,可是,跟家人,跟孩子争吵,却永远没有一个赢家!
特别是对孩子,输的永远是大人!
这句话不是说大人争吵不过小孩,而是一旦与孩子发生了争吵,那么大人就已经输了。
很多没有孩子的人会这样想:“跟孩子也有这么多问题需要争吵么?不能够包容孩子么?”
能有这样疑问的人,请往自己的身上看一看,扪心自问,从小到大是否与爸妈发生过争吵呢?
就拿最常见的事情来说,给孩子补习作业!
小孩子不同于大人,他们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他们而言,学习只是家长和学校强加给他们的,所以,大多数孩子就抵制写作业。
而我们大人则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大学,能够有个好出路,毕竟儿女幸福就是做父母最大的幸福!
所以,在有孩子的家庭里面,经常会因为孩子写作业问题,闹的鸡飞狗跳,有的孩子是只玩儿不写,有的是磨磨唧唧写的太慢,有的是瞎写错一大堆,有的直接谎称没有作业等等,只要遇到这样的事儿,一般的家长都忍不住吧?有时候嘴上巴巴两句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大多数都直接动手了。
而与孩子发生冲突了,很少有孩子敢直接反抗的,所以,按照传统的吵架模式,那胜利的一方自然是父母,可为什么又说父母永远都不是胜者呢?
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邻居亲口叙述的:
邻居家的孩子学习很好,经常能够考入全年级前几名,讲礼貌又懂事,在外人看来这都属于神仙宝宝一类的,是来报恩的,不用家长费心都能这么优秀,可是就这样的孩子,依然有时候能把家长气的想揍她一顿。
邻居家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的大一些,父母平时工作忙的话,会让姐姐帮忙照看一下弟弟,帮忙督促他写作业,帮忙看护他别乱跑之类的。
按理说正常的家庭小时候姐弟关系都不太融洽,没打过架的姐弟不能算姐弟,所以,当邻居让姐姐帮忙照顾弟弟的时候,姐姐再三推辞,甚至无动于衷,作为家长肯定生气,忙碌一天了,回家还要做饭,这个时候让她帮忙看着弟弟都不听话,不得说她几句?
妈妈:“你这么大了,就不能帮父母分分心?看着弟弟写作业吧,就会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女儿:“我不想搭理他,他也不听我说,我管不了他,我看电视呢。”
按理说这样的对话没有事儿,可是,一旦说了十几次以后,家长的耐心就彻底没有了,估计吵一顿是最轻的,很多时候都得打一顿出出气。邻居就是这样,很生气,动手打了一下,女儿当时没表现出生气和不满,只是默默的带着弟弟去写作业了,后来吃饭到睡觉,女儿都一言不发,邻居才知道,女儿这是生气了,可是她身为妈妈又不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做错了什么,也就没搭理她。
直到第二天上学,孩子还是没有说一句话,这时候的父母就该不淡定了,就想着说几句话缓和一下关系,没想到孩子还是不搭理她,吃了饭直接上学了,留下邻居独自在风中凌乱。
工作时间,邻居都在有意无意的想这件事,心里不停地内疚,仔细想想孩子也还小,正是贪玩的时候,上学一天了她也想回到家放松放松,还强迫他照顾顽皮的弟弟,也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就这样胡思乱想了一天,内心也给孩子道歉了不知多少次,工作也无法专心,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心里难以抹平。
所以,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只要与孩子发生了争吵,不管谁有理,难受的总是父母。
亲子关系是世上最近的关系,二者本没有太多嫌隙,却往往是最亲的人,吵着最频繁的架。
孩子在学校有同学陪伴,或许过一会儿就没事了,可是父母总会陷入无尽的自责中去,归根结底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她疼爱她,包容她,舍不得她难受一点罢了!
所以,在日常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还是要杜绝与孩子争吵,特别是动手,根据上面的分析,你永远都不是胜利的一方,为什么还要去做无谓的抵抗呢?
更何况无尽的争论还会影响亲子感情,相信这也是父母不想看到的局面吧?
套用《小舍得》的一句台词:与孩子相处,多点包容,多点耐心,等她长大就好了!
#小舍得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