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芦 军
又到了麦收的季节,小麦我又想起了小麦。小麦是黄土地上最抒情的作物;小麦粉做的面食是我舌尖上不厌、不离不弃、情有独钟的美食。
小时候家境贫寒,句子吃着小米土豆汤长大,短句面包、饼干等“洋菜”我从未尝过。大白馍是我最渴望的食物,唯美一想到能打开肚皮吃个白馍应该是最好的幸福。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麦子我从小就知道白馍是由小麦磨成的白色面粉制成的。每当我看到一片绿色的麦田,朋友圈我就像看到一个白色的大馒头在黄土地上生长。
清明时节,小麦土地解冻变绿,句子耕种者在底肥充足的地里种下小麦种子,短句十几天后,唯美麦苗争先恐后地从地里探出头来,麦子在阳光雨露的照耀下一天比一天长高变绿,朋友圈然后,小麦耕种者忙着除草、追肥、浇水,句子“人勤不懒”,短句只有这样,唯美土地才能给他们一个完美的回报——庄稼大丰收。入夏后,麦子麦子加入、抽穗、开花、灌浆,朋友圈麦粒堆积淀粉,小麦麦粒的肚子一天比一天鼓起来,句子我们约定,短句有一天,唯美几个小鬼子偷偷在山水坑里烧麦穗,麦子麦香扑鼻,朋友圈吃的时候每个人的手和嘴都是黑的,我吃饱了泥土的味道,青青麦子的味道。
七月中旬,麦子撕黄撕绿,微风拂过,麦浪接踵而至,发出细微的声音,让人沉醉,此时,饕餮的麻雀们,仿佛事先商量好,成群结队地飞进田里,啄着即将成熟的麦子,农夫把起草者绑起来,站在田里。草人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衣衫褴褛,两只空袖子,迎风飘飘,把小贼们吓跑了,可过了几天,麻雀们熟悉得不再害怕了,它们掉下来,吃了,又飞走了,这时候,我们这些农家子弟就有了赶走麻雀的任务。我站在地上看着鸟儿,我甚至不想赶走它们,因为我也知道饥饿是什么感觉。
几天后,村里的狗热得伸出舌头,喘不过气来。树上的知了,“知了,知了!”打电话的人心烦意乱,口干舌燥。黄色的鸟大声喊道,“变黄,转弯,转弯,转弯!”这一个接一个地提醒农民们“变黄一点,切一点,不拖延,不放松!”仿佛这是它的责任,自然,也蕴含着一份感恩和丰收的希望。
收割麦子刻不容缓,麦子成熟时,耕种人有两怕:一怕下冰雹,二怕连绵阴雨,一场冰雹就能把庄稼砸得粉碎,五谷不收割,如果连绵阴雨,麦子就会发芽,辛苦劳作大多付诸东流,所以麦收时节,家里没有闲人。大家用手挥舞镰刀,挥汗如雨,使出浑身解数把熟透的麦子送回仓库,剪好的捆好的麦捆立在地里,风吹日晒,基本晒干,再运到麦田里,堆成麦垛,这才放下一份心事,在这忙碌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小孩子可不能闲着——挑水、送米、捡麦穗,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在做这个零活的同时,我们也不忘抓一两只欢快地叫叫着的蟋蟀,把它们关在麦草做的笼子里听它叫,只要不耽误生意,大人们是不会谴责它的。
麦子堆好后,要等麦子热起来“出汗”,出汗是为了杀死害虫和病害,使麦粒失去一部分水分,研磨时容易脱落,也容易储存,是成年人打田的事,他们把麦捆均匀地铺在田地上,通过烘干、研磨、养田等多道工序,把麦粒从杂物中分离出来,这是一项又苦又累的技术活。有风还好,没风就得等,有时候,挑灯夜战是常有的事。
腊月时,母亲把麦子筛好、撞好,倒适量水,放在兜里盖上一夜,第二天运到磨坊里磨面,石磨轰隆隆,麦粒磨成粉末,洁白如雪;孤立的麸皮也要收集起来带回家,用来做醋和饲料,喂牛羊,喂猪鸡。
年关将至,虽然一家人的日子还不够宽阔,但妈妈还是拿出一些白面,蒸馒头、做花卷、煎油饼、包馒头、包饺子,使出浑身解数,把各种农家饭做的香喷喷的,让辛苦了一年的全家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当我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我也离开了农业。我的童年和我家乡的小麦一样——它离我越来越远。最近,我回到家乡,看到现在播种、收获和研磨都是用农业机械完成的。当弟弟从收割机上把十几袋麦子带回家,摊在院子里晾晒时,我亲热地拿起一把麦子,一股挥之不去的麦香渗入我的心田。我嘴里说着:"麦子,好可爱的麦子啊!"就像看到了久违的亲人!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父母在田间劳作的形象......
□赵智远
来源: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