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超级学霸宋濂

超级学霸宋濂

宋濂像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的代表作有《阅江楼记》《送东阳马生序》,其中的《阅江楼记》几乎和王勃的《滕王阁序》齐名,已收入《古文观止》成为学习的范文。文中写到:

金陵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全文气势豪迈,有开国之新气象。

濂从小就聪明过人,尤其他的记忆里好的惊人。六岁入学,老师拿出了唐朝人编制的一本识字课本——《李氏蒙学》让学生们学习。全书四言一句,共621句2484个字。老师把这本书发给学习,没想到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小小的宋濂就将这本书全部背诵下来了。

此后,宋濂给自己定下了更为宏大的学习计划—“日记两千言”,到宋濂十六七岁时,就增加到日记七八千言。足见宋濂的记忆能力之强。

一个叫张继之的人怀疑宋濂的记忆能力,他想亲自检验一下。他找到宋濂,将一本《四书经传》交给宋濂,这本书不仅包括了《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这些经典原著,而且还包括后代学者对这些书的注解。

张继之问宋濂,你多长时间能把这本书背诵下来?宋濂说,我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背完。张继之根本不信,因为这本《四书集注》大约有23.5万个字。如果一个月的时间能背完的话,那么每天就必须要背诵7833个字。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

张继之不信宋濂能有超人的记忆能力,他马上拿出一本杂书,大约500字,让宋濂当场为他背诵。宋濂用手指指着每一行字看下来,合上书就开始背诵,史书上记载,宋濂背诵的“一字不遗”,完全正确!

宋濂不仅记忆力超强,视力也不一般!

宋濂像

据《明史•宋濂传》记载:宋濂,美须髯,视进而明,一黍上能做数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一黍上能做数字”的意思是,在一粒黍米粒儿上就能写出几个小字。说明宋濂的视力超强。现代人沉迷于网络,视频,游戏,过度用眼,对人们尤其是学生的视力伤害极大,恐怕再也没有像宋濂的好视力了。

宋濂小时候家里贫穷,没钱买书,为了读书,宋濂不得不千方百计的找藏书多的邻居借书。在他的散文—《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到: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所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敢稍有逾约。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敢稍有逾约,冬季天寒地冻,因用手抄书,手被冻僵、冻伤不可避免。宋濂为了读书,复出的精力之大,学习之苦可想而知。今天,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学生,为了读书,肯下如此大的功夫的人少之又少,这也是现代人难以出像古代宋濂、朱熹这样的大家的原因了。

宋濂做了官后,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开始收藏历代典籍,他因此也成为大明朝著名的藏书家。

宋濂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学业日长,学识渊博。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公元1360年,受明太祖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有专家说,15岁之前,学生应该至少将中国的四大名著读完,但据我看,能读完的寥寥无几,学业轻松时期,不能抓紧时间多读书,博览群书,随着学业的加重,到了初中三年级、高中就更没时间读书了。所以奉劝家长还是应该早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让孩子早读书,多读书。为一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功底。

刘伯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19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