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句子大全 描写毛乌素沙地刮风的句子-形容沙漠大风的句子

描写毛乌素沙地刮风的句子-形容沙漠大风的句子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导读:近日,有媒体报道,位于中国陕西、内蒙古、宁夏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几代人以来一直在不懈地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中国版图上消失,历史上毛乌素沙漠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将探讨毛乌素沙漠的历史演变过程。

1.毛乌素沙漠的地理特征

严格来说,毛乌素沙漠不是沙漠,称之为沙地更合适,因为它不具备形成沙漠的气候条件,大规模荒漠化的原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毛乌素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北邻库布其沙漠,南接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9度至东经110度40分之间,北纬38度至北纬39度之间,该地区海拔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东南最低海拔900米,西北最高海拔1500米。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减少,降水量范围在250毫米至440毫米之间,平均蒸发量为1770毫米至2500毫米,是年降水量的4~9倍,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米至每秒3.2米,平均大风日数为10~40天,最多可达95天,根据地形和降水的变化,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因响应而异,总的来说,毛乌素沙漠气温低、干燥、多风、地势平坦、风蚀荒漠化和严重的水土流失。整体环境脆弱而敏感。

描写毛乌素沙地刮风的句子-形容沙漠大风的句子(图4)

毛乌素沙漠

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在沙质地表条件下的土地退化过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的影响,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风沙活动出现为主要标志,风蚀和风沙地貌景观逐渐形成,沙漠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是毛乌素沙地发展为沙漠的发生发展的诱发因素,历史上毛乌素周围的环境并不像现在这样普遍。

2.考古发现和历史记录

新华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大堡塘东南约2公里处,毛乌素沙漠东缘,遗址遗存表明该遗址从龙山文化一直沿用到夏时期,遗址的龙山-夏文化层直接叠加在沙丘上,同时又被沙层覆盖,表明龙山-夏时期的居民生活在沙中。有学者通过对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研究发现,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多为沙漠动物,这进一步说明毛乌素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呈现出了沙漠景观;此外,在新华遗址西边不远处还发现了大宝荡古城,这说明大宝荡古城建于汉代的沙地之中。考古发现填满沙子的墓道也来自地表,表明当时地表有沙漠景观。

描写毛乌素沙地刮风的句子-形容沙漠大风的句子(图9)

三北防护林

魏晋南北朝通湾城的记载不仅与历史文献本身相矛盾,而且与考古发掘也有一定距离,历史文献中对通湾城周边环境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其一是赫连波波称赞的美丽四福,说明通湾城周边环境优美;另一方面,基本处于同一时代的李道远在《水经笔记》中记载,该地区有红沙府、沙岭、沙溪,说明当时有沙子,现代考古发掘证明,通湾城下方10米处是由沙土组成的。然而,许多学者缺乏对当时通湾城周围是什么样的沙漠景观的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忽视当地生态环境的退化。一些学者结合保宁堡断面的年代学结果,认为当时通湾城周围虽然有一定的沙漠景观,但植被条件远好于现在。《魏书》记载,太平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政府下令将高平、安定、铜湾、博古鲁四镇的粮食调拨到沃野镇,沃野镇和博古鲁镇在黄河东岸,博古鲁镇卫士刁勇上朝说:"我去沃野八百里,路深沙,轻车来来往往,还以为难。我点了一粒,不过二十石,每次深趟沙地,都会造成停滞\\\\\\\\\\\\\\\\\\\\\\\\\\\\\\\\\\\\\\\\\\\\\\\\\\\\\\\\\\\\\\\\\\\\\\\\\\\\\\\\\\\\\\\\\\\\

隋唐时期对毛乌素沙漠环境的记载比以往更加丰富,但仍是零星的记载,李毅在诗中这样描述毛乌素地区的自然环境:《十岁骑羊追沙鼠》、《沙头牧马独飞》、《沙幕草鬼》预示着唐代的毛乌素地区已经是一片沙质景观。《新唐书》记载,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沙尘暴一度掩埋了通湾城的城墙。

描写毛乌素沙地刮风的句子-形容沙漠大风的句子(图13)

毛乌素沙漠治理后植被覆盖对比图

明朝时期,河套地区恢复中原汉朝统治,明朝实行军垦制度,明朝在界墙南侧设立保宁堡并驻军,明朝政府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接受了于子君修建界墙的建议。终于在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东起清水营,西至花马池,修建了长约1770里的界墙,但此时河套地区的环境已经明显恶化,界墙修建后,迅速遭到风沙侵袭,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以来,风沙侵袭越来越严重。"高者如葬墩梯田,低者如大堤长沙坂,望黄沙无限蔓延"明朝万历年间,刘敏宽在其兵策中说"中路上也有《榆林府志》记载,榆林境内曾有六七个小湖,包括杨官海、方家海、酸梨海、天鹅海、曹海子、陆海子等,但这些湖泊已不复存在。现在它们分布在保宁城堡附近的街区和低洼地区的农田极有可能是当年这些湖泊的位置。

描写毛乌素沙地刮风的句子-形容沙漠大风的句子(图16)

毛乌素

通过对历史上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研究,学者一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人为因素导致沙漠化,认为毛乌素地区的三次沙漠化过程分别为汉代、唐代和明清,对应历史上的三次定居高潮;另一派认为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过程是由自然因素主导的。他们认为,沙漠化分别发生在魏晋、晚唐和明清三个时期,与历史上三个气候变得干燥寒冷的时期相对应;明清沙漠化较为严重,与明清小冰期密切相关。作者认为,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叠加的结果。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毛乌素沙地正式形成。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黄寅洲,王乃昂,何同辉,程弘毅,赵立强:《毛乌素沙地的历史荒漠化过程与人地关系》

2、杨帆、田华、井秀岩:《人类活动对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影响分析》

3、艾冲:《论唐代柳湖府毛乌素沙漠的形成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4.郝成元,吴少红,杨勤业:《毛乌素地区荒漠化与土地利用研究》

本文由江南鲁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鲁翁团队所有,如遇抄袭等侵权,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10660-0.html